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性別主流化專區


性別教育主流化:臺灣高等教育的性別化

發佈單位:麻豆分局 人事室 / 點閱:1076

教育平等一向是女性主義訴求性別平等的核心理念與追求的目標。1792年吳爾史東克拉夫特出版「為女權辯護」爭取女性相同的教育機會,開啟第一波女性主義的思潮;自1960年代興起的第二波全球婦運發展至今已有半世紀,更是以建構女性立場的知識體系,期許透過女性主義的課程、教育方式與研究方法等路徑深化教育平等,達到教育解放與賦權女性的效應,讓教育的內涵是for women, of women and by women,落實性別教育平等的意義。 
臺灣雖早在 1970 年代即開啟「新女性主義」相關論述,揭開當代臺灣婦女運動的序幕,但由於臺灣過去特殊的政治歷史,過去性別議題在政府教育政策中,除了就學機會平等外,其他議題經常處於邊緣位置。解嚴之後,隨著臺灣社會改革運動的蓬勃,經由民間婦女團體與學界女性的持續倡議改革下,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陸續有些具體的成果,特別是在「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年)的制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政策的實施提供法源與正當性;教育平等也是性別平等政策綱領(2011)七大項目之一。然而,性別平等教育自實施以來卻面臨許多問題與挑戰:例如在中小學層級,性別議題的教育面臨與其他議題資源競爭的問題;而改制後的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則有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無訂定課程綱要的窘境;在高等教育的大學院校,性平法與性別主流化的教育政策更是闕如,不但國內性別研究相關系所很少,性別議題相關課程的開設也是發展有限,使得性別研究教學與研究無法發揮更全面的影響力;此外,教育性別隔離的現象仍存在,如男性較多集中理工領域,而女性則多選擇人文領域,因而影響女性教育資源的相對被剝奪;教育場所的行政主管階層,男性教師的比率明顯高於女性教師,造成教育領導權力的性別不平等。
本文利用行政院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關於教育、文化與媒體分項的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等指標為基礎,分析國內目前教育體系性別平等與性別主流化的樣貌,檢視各類大學院校開設不同性質的性別課程的比例與修課學生性別比,作為討論教育性別主流化與評估當代性別研究的知識體系在大學院校教育場域深化與生根的根據。

回最上方